台灣血管通路健康協會的年度重點會議-除栓論壇於5/31(日)在林口福容飯店和Youtube線上同步展開,由於受到新型冠狀肺炎影響因此協會變更去年做法取消觀眾到場,會場只限講者及座長入場,觀眾雖然無法到場聆聽,但依然可以進入台灣血管通路健康協會Youtube頻道線上觀看與討論。
第一節主題:DVT(Deep Vein Thrombosis深部靜脈栓塞)
「深部靜脈栓塞是由於下肢靜脈狹窄或血栓造成,多數患者會產生下肢疼痛、腫大、泛紅情況,若血栓隨著血流流入肺臟將會產生肺栓塞的情形」。 第一堂課程由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李仁光醫師(講題:Updated treatment of DVT: Guideline review)、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嘉修醫師(講題: Experience in different access sites for recanalization of DVT) 、林口長庚血管外科楊軒慈醫師(講題: AngioJet in DVT: indication, tip and tricks)、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劉殷佐醫師(講題: IVC filter: indication, tip and tricks),內容從最新的國際期刊DVT內容到術前診斷、抗凝劑的給藥準則等等,到各種新型醫材在深部靜脈栓塞的使用技巧與方式。
第二節主題:PE(Pulmonary embolism 肺栓塞)
「肺栓塞是由於其他地方的雜質,經過血液循環而阻塞肺動脈,一般最常見的是下肢靜脈中的血栓所造成,肺栓塞會造成氧濃度下降,呼吸困難等等因此不得不重視」。 第二堂課程由大林慈濟心臟血管外科張兼華醫師(講題: Updated treatment of PE: Guideline review)、中國醫藥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徐中和醫師(講題: EKOS in PE: indication, tip and tricks) ,課程中分享臨床上處理過的PE患者經驗,以及回顧PE Guideline,和EKOS在PE的臨床上應用。 第三節主題:AV shunt(透析動靜脈廔管) 「透析廔管動靜脈的血栓往往是相當棘手的問題,除了透析過程脫水造成的低血壓、自身凝血功能問題也是造成血栓的原因之一,若是血栓情況嚴重就可能要使用外科開刀方式處理,不論是對自體或是人工血管皆有一定程度的傷害」。 第三堂課由林口長庚血管外科辛俊賢醫師(講題: Treatment of thrombosed AV access)、林口長庚血管外科蘇大維醫師(講題: Treatment of thrombosed AV access: angiojet)、林口長庚血管外科馮品超醫師(講題: Treatment of thrombosed AV access: thrombolytic catheter ),第三堂課程針對治療血栓透析通路為主題,內容提到開刀處置球囊擴張置放支架,另外最特別的是使用兩個新型的除栓醫材Angiojet和Fountain在處理血栓上,讓大家留下印象深刻與討論。
第四節主題:SMA & Low Limb(上腸繫膜動脈&下肢)
「上腸繫膜動脈主要供應全部的小腸(含:十二指腸、空腸、廻腸)、升結腸和前1/3的橫結腸,因此一但有血栓沒及時處理嚴重可能產生腸壞死等嚴重併發症」。最後一堂課程由林口長庚放射科朱崧毓醫師(講題一: Updated treatment of May-Thurner Syndrome、講題二: Updated treatment of SMA thrombosis ),內容提到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和上腸繫膜動脈血栓的臨床處理,和在選取支架與置放的技巧與時機,相當值得欣賞。 除栓論壇2020年在此畫下完美句點,我們將持續努力找尋更多除栓相關技術或醫材,期望明年可以有更精彩更充實的內容呈現給每位臨床醫師,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參與~~
0 評論
發表回覆。 |
作者TAVAH 封存檔
三月 2025
類別 |